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另類哲學

這樣一個時代的到來還有多遙遠呢?

那時,哲學家將獲得如此坦白承認的特權:
他們的事業完全不在於解決問題,而在於這樣一種藝術,
即把生活描繪得盡可能少些自然的東西,多些神秘和有問題的東西。
那時哲學的主要「缺陷」——提出大量問題卻完全沒有答案——便將不再是缺陷,而變成優點。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愛智病」復仇記

哲學是科學之母,是最純粹的學問。
哲學就是愛智,愛智就是追求真理。
然而當哲學搞不懂什么是愛,什么是真理的時候,
哲學便患上了愛智病。
但又有誰知道愛是什么?真理是什么呢?
這話太狂傲了!
愛智是高尚品德,何以落得生病一場。

無病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
這句話引出了三個問題。

誰是醫生?
誰可以有這種權力來診斷病人?

接著是誰愿意承認自己是個有病的人?
須知診斷病癥不是講了就算,還需要病人承認這件事。
然而這往往是困難所在。

最後,即使我接受自己也有生病的時候
(這不一定是因為由醫生告知),
但我需要哪個醫生?

可以有形形色色的討論,
但我想把論題放在哲學史的發展來看,
我驚訝的發現這一事件,
病人把醫生給殺了!

從前,有喊叫
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
現在,有宣告
上帝死了!

向神犯罪曾是最大的罪,
但上帝已死,這些罪都與他同死了。
現在,向這塊土地犯罪才是最可怕的事。(引尼采)

失去上帝意味著瘋狂。
在一個沒有醫生的年代,
我們各人當起了自己的醫生,
而哲人是最有智慧的人,
因此成了這時代最有權威的醫生。

病人變醫生,
這世界陷入了瘋狂、
成了虛無。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基督徒的哲學張力

為何列維納斯說倫理學是第一哲學?這有別於傳統哲學一直以來所認為的形而上學或本體論作為第一哲學。在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存在之外》中列維納斯嘗試要打破歐洲哲學的這個「存在論—知識論」,將「道德—倫理」駕臨於這個傳統之上,但也包容這個傳統在「道德—倫理」的意義之中,在「存在」和「知識」之「外」,為「形而上學」尋求一個更加原始、更加堅實的「基石」。

追問「什麼」是歐洲形而上學的核心,它真正追問的乃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就是在理性觀照下,事物在不同層次上的顯現與本質。事物的這種顯現與本質,既是它們的存在,也是關於它們的知識。但是,對於列維納斯來說,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之前,尚有人與他人的關係。這種關係外於「知識」,外於「存在」。因為它是自由者間的關係,他者不可由「我」來顯現、觀照,是完全異於「我」的。因此,人與人之間首先是倫理—道德的關係,而不是知識的關系。在這個意義上,倫理—道德外於、高於知識。

——葉秀山《歐洲哲學視野中的「知識」和「道德」》

存在論—知識論與倫理學之間是個很復雜的關係。之所以記下這段文字是因為我在思考著的這個問題「愛你的鄰人」。

哲學是什麼?胡塞爾說「哲學是反思」。如果「認識你自己」是作為哲學不可逃避的命運,那麼「人」就是俄狄浦斯悲劇中那只斯芬克斯怪物的永恒謎語。

有誰不是帶著自己的眼光來看待人呢?在人進行反思時,這位他者已經作為我的反思對象而被理解了。但他者又無法被我所完全化約,更不用說他者常常是以闖進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一個越有知識的人,越是強調反思性主體活動的人,是否會更因此落入忽略他者的張力當中而無法成為一個好的鄰人。這不純粹是可以觀察到的現象,確實是有學理上的因由。

但哲學就一定是反思了嗎?舍斯托夫就不認同胡塞爾這點,他說「哲學是人類最終最偉大的斗爭」,是人類克服必然性實現自由的過程,是關乎莎士比亞那句「to be or not to be是生或死」的問題與事業。俄狄浦斯不應該只是在玩猜迷,也不只是要跟斯芬克斯進行斗爭,最後更是要與自己的命運斗爭。那愛你的鄰人這種能力從何而來呢?似乎這種agape并不來自eros的傳統,而其關鍵就在於你怎么看待to be or not to be這句話了……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祝你有個美麗的週末

從Pakkin那裡看見Matt Harding這視頻,
看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但是心裡卻是愉快的。
朋友們,別老是坐著,起來搖擺你的身體吧!
讓你的靈魂也跟著舞動起來!


20090108更新:剛剛發現原來這整個拍攝是假的,在一個不單純的世界,要如何繼續做一個單純的人呢?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給自己的提醒

客觀是什麼?
是不參與人主觀的事物?
是外在於人的獨立事物?
是不受人影響的事物?
是無法改變的事物?

還是其實都在給自己找藉口……
不愿去面對事物(和自己)
不想去扛起責任
而給出了堂而皇之的千百種理由。

客觀真的原本就那樣的嗎?
還是說
是我們自己親手造成的……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作門徒的代價:追隨基督

已不記得是什麼時候第一次聽說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這名字
那是幾年前的事了
當時我仍在馬來西亞

唯一帶給我深刻印象的
是從宇宙光有聲雜誌中聽見了
范學德的這篇文章《復調的基督徒》



當時我深深的哭了
是神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

做門徒的代價
乃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主
一生一世……
信仰為何是如此沉重?
那可是長闊高深的愛啊!

你來

這不是命令
而是溫柔的召喚

」是聖經中的常用語
不只是神對人的呼喚
同時也是人對神的呼求

神不是無所不知嗎?
為何還要我們向祂禱告,
告訴祂一切祂原本就知道的事?

我們都變得太目的導向了
仿佛好像在跟神進行交換和買賣
「來,到我這兒來」
來到神的面前,其實才是我們最深的需要
神知道,并且如此行
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
或不相信
又或不愿意

同在

所上同學的弟弟患上腦癌,病況臨危
前幾天和教會傳道以及幾位同學一起去醫院探訪
他身體幾乎癱瘓,但尚存意識。
決定去探訪前,其實心裡有些掙扎
擔心著不曉得到時該說些什么話

後來神感動我,讓我學會了一件事
——不要只想自己的感受和要說什么,
相比之下,這些都太微不足道了。
同在,是很重要的。
哪怕是無言,但至少對於病者、同學或她的家人
都是當下精神上的一種安慰。

先不說能給予什麼具體的幫助
同在,首先就已經是一種服侍。
時間、人與精神的陪伴
放下自己的優先性,不強調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這對很多人而言其實就已經是個挑戰了。

人們習慣地趨善避兇,越是離開苦難和死亡越遠越好
畢竟那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
雖然也知道人生不如意事難免
但終究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有多些的歡樂,少些的痛苦
至少偶爾的志工或行善可以帶來些許的安慰
這就是常人的心態
其實并非故意冷漠,沒人愿意承認這點
但是一旦捫心自問,
我們或許就會發現自己對身邊的人事物「用心」不足
唉,還是老問題!
我們的心力都用到哪兒去了?
焦點還是在自己的身上

為他者而活(Being for others),好難啊!
我想起了特蕾莎修女
她終生與貧困的人同在
她真實的活出了無私的生命
她有給出了什麼物質的嗎?
她真正給出的是同在、關懷、尊嚴
她給出的是對人真正的愛
這也是她愿意世人學習的
而不只是給出一些智慧的言語或財富的捐贈。
沒有愛,這一切都是徒然,都是虛空

感謝神透過這次探訪教會了我與受苦者同在的可貴
以馬內利,不就是神袮自己的給出嗎!
袮與我們同在,袮給我們愛和安慰,
而不只是智慧、能力或財富

求主袮幫助我堅強、用心,
學習為他者而活的生命
就像袮與特蕾莎修女同在一樣
因著我們的卑微
而顯出你的名為大。

書介:《詩人的眼睛》


這是我前幾天從圖書館借回來的書 之前沒聽說過
是從圖書館的新書通報那裡看到的


由於不是論文用到的書
所以只能在塞牙縫的時間閱讀
雖然只看了三章
但我必須說這書值得推薦給各位。


要怎么介紹呢?
你若是讀聖經已經很久讀不出味道
你若是面對聖經有心理障礙
你若是對教會講臺的信息不滿意
你若不是基督徒但又想了解聖經
你若喜歡讀聖經的故事
你若是想送一份禮物給朋友
你若是想開個讀書會或討論小組,
那這本書我誠意推薦給你。
若要一睹為快,可到加利利基督徒網站
作者本書部分的文章有收錄在那裡。


另外,我心裡常有個疑問
為何校園出版社出版了不少的好書(按個人口味而定)
但我卻常常在一段時間後才無意間發現這些書呢?
是我后知后覺、還是因選擇性而宣傳不足
看不見書,很可能就錯過了一本好書了
經營者可不要讓辛辛苦苦出版的書消失在讀者的視線范圍哦


哦對了,我的老師曾慶豹教授
三民出版社應該這年尾吧
將出版他的一本書,書名還未定
但和《詩人的眼睛》相近,都是談論聖經裡的一些故事
同樣適合非基督徒閱讀。
不是炒冷飯,也不是說教,
而是帶給讀者另一種新的視角來理解聖經
從而更認識基督信仰
以及聖經何以是西方文明的偉大經典。

最近常搖腳

發現自己最近常搖腳
包括此刻寫著blog的我
不是翹起腳來那種

這是怎么回事兒?
我自己也搞不懂
沒有足夠的觀察
還歸納不出什么原因
倒是想起香港的麥兜豬影片裡也有這麼一幕
很搞笑

怎么辦好呢?
這可是無意識下的動作
想停止搖腳,反倒還需要有意識的控制

連這么個搖腳的小小事情都控制不了
腦袋,或說人的意識真的控制得了全身嗎?
看來我們對自己還有許多的不了解
人——始終是奇妙的活物
這在我青少年開始就這么認為了

話說回來
論到無意識這回事
其實生活中不乏例子
日常生活中如呼吸、開車、洗澡、上網等等
(有時連對別人的祝福和問安也如此,真可怕!)
尤其當成為了習慣的時候
就像上了發條,循著特定的程式反應
像是本能

原來有意識的活動是不太自然的
不是不正常,而是因為人有超過自然的一面
我只舉例思想與寫作這兩件事就好了

當我們說思想的時候
不是指有腦袋的人就等於在思想
思想是有意識的活動
那是對某些事進行焦距
采取距離,
是一種揭開
讓思考對象進入顯現
形象的來說,就像聚焦燈打在舞臺上的某個角色

書寫也是如此
人不會無緣無故進行記錄
除了是在進行思考、計算、推論
還包括回憶和對話
這在哲學上統稱為理解活動
是人類特別的活動行為
人在自身的有限中尋求認識和意義

最後,
什麼是用心
那不是搖腳
也不應該變成一種本能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眼睛(一)

看不見的上帝,
看不見的愛,
……
因為——所以
……

Hmm...
應該給出怎樣的所以呢?
因為看不見,
所以……
那是抽象的上帝?
那是抽象的愛?

所以,你知道嗎?
要相信上帝是很難的
因為相信就意味著不是憑眼見

所以,基督徒不要去怪罪別人不相信上帝
因為本質上基督教就不是個視覺宗教;
同樣的,不信的人也不要視基督徒傳福音為洪水猛獸
需知道,看得見的好東西不需要大事炫耀
看就是了
但誰又看過上帝呢?
一句說完:我們對上帝沒有視覺經驗。
可見,
成也信心,敗也信心
信心——眼睛的絆腳石也。

知識新掘

時代的進步常指的是一種科技的日新月異,
知識不斷以新的面貌呈現,
學習不再是一種奢侈。
人是否因此更應該懂得謙卑,
去培養終身學習的優良生活習慣。

以下是一篇舊文轉載,來自Library Views 圖書館觀點,但內容一點也不過時,祝學習愉快。

聽聞 iTunes U 許久,直到最近才親自上去瀏覽。與 MIT OCW 提供的上課講義比較起來,我覺得 iTunes U 將上課過程錄音下來是比較有臨場感,上課內容也比較不會有所遺漏。對中文讀者而這, MIT OCW 的好處是有大量的中文翻譯,見 開放式課程計畫 (OOPS, Opensource Opencourseware Prototype Syste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在去年(2006) 加入 iTunes U 計畫,到今年1月已經有超過70個課程內容 (free) 放在 iTunes 上了,見http://itunes.berkeley.edu/。實際看過幾個課程後,發現除了 podcast (即mp3) 外,在 iTunes store 裏的首頁也會有每個課程的簡介,有的還有連結可連至上課講義或老師的網站。

itunesU.jpg

UC Berkeley 除了在 iTunes 外,也有自己的一個 webcast 網頁,上面也提供了課程的錄音及影像檔。同時,他們也把上課的影像檔放到 Google Video 上去,見 UC Berkeley on Google Video

即然談到了 podcast,就不可不提最近看到的 Open Culture 網站。這個網站由 Stanford 的 Continuing Studies Program 所負責, 收集了相當多文化及教育的媒體 (podcasts、videos、線上課程... 等)。

相關連結:

OpenCourseWare Consort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