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隻字片語

人與人、同事朋友間交往,若缺少了一份諒解,或來自不屬自己的恩典,很容易造成彼此間關係的磨擦,進而形成不信任和冷漠的關係。we feel offended by people——可能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對方的問題。但這事情同樣發生在每個人身上。若只著意在自己的感受,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彼此間的溝通將從此變得疏落,甚至講話也得小心翼翼。若情況更複雜的話(就是當中涉及一種權力意志或高傲的姿勢,這讓我想起耶穌的教導「最大的要服事最小的」是如此的遙遠和珍稀),要如何自處呢?我自己也不懂。或許書寫可以是一種心靈治療吧。

我開始有些能體會女友為何有一段長的時間抗拒去教會了。不是對神失望(不反對神學上的教會論解釋),而是現實中的基督徒不單純,讓人失望;當然這也得提醒我們自己也可能是那人。如何在這處境中(先不說和非信徒,而是信仰群體中)作和平之子,我們作為神的兒女確實還有很多要學習。別說要去犧牲、代罪,這類說得廉宜的話,而越過許多我們基本都做不好的認識、了解、體諒、包容、關愛。我們其實都不是甚麼壞人,但我們的問題是,我們許多應該做的都沒多到。自私,是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自私不等同落井下石,見死不救;自私是只顧自己,不懂得付出和分享。若這現象發生在基督徒身上,還要加多一條罪名,那就是虛偽、自欺、自我感覺良好。這就是最讓我女友受不了的東西。我開始能有這種體會,不過還是要提醒,自己不要是這種人,因為我也不是義人。

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基督徒的哲學態度

甚麼樣的人適合讀哲學?

重點還不是甚麼樣的人適合讀哲學,
而是誰、甚麼樣的人會問這樣的問題?
這在今日已是買少見少了。

基督徒為何要思考哲學?
不是都有來自上帝的啟示就足夠了嗎?
你知道嗎?
當基督徒有這樣的想法時,
他就不再問純粹的問題了。
只「為答案而問」的態度很多時是目標導向的,
但那「為問而問」的,卻是不為「有用」所左右,
當然也就為「有用」所不解和輕視。

基督徒哲學家不因啟示而停止思考,
反倒成為不斷追問的源源動力。
因為啟示並不是答案的終點,
也因為上帝的豐盛是人們所無法徹透,
因此「以馬內利」成為了真實而可貴,
因為上帝並不只在答案處,
祂更與我們同在,
祂陪著我們一同發問、一同追尋。

所以,甚麼才是基督徒的「為問而問」呢?
或許,與基督信仰相稱的哲學思考
就是禱告,
一種或許連基督徒也感覺陌生的禱告,
一種浸淫在上帝的同在與持續對話中。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四日

五年的等候,我沒有資格說她自私,她已經比很多女生堅強了。
她看不到我們的問題有甚麽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
更甚的,她看不見神會怎樣帶領我們的未來,目前看來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神帶領我們各自遷離到不同的地方。
她或許只想不要壓力,暫時做回朋友,
今天她說這番話的時候,異常冷靜,雖然她回答我她愛我。
至於未來,她說也可以再在一起;再不,就讓神來帶領這不確定的未來吧……如此瀟灑。
但我不知道愛情可以有這樣的邏輯:大家暫時分開,解決了燃眉之急,以後再在一起(如果可能的話)。
但除了無奈,還可以怎樣……

我不應該阻止她尋找自己的天空。
愛情既然要冒險,就不只是冒險去忍耐當中的困難,也包括冒險去忍受分手的事實。
這對我是新的事情,我以為冒險是對一件事在開始或終結處抱有盼望,
如果做回朋友不是象徵一段感情的結束,那或許我還可以為這個選擇抱有希望。
這是神要教導我的功課嗎?
無論如何,我始終愛她。
我或許理性上說不出原因,但五年的感情,還有濕透衣服的眼淚可以讓我知道我是愛她的。

請為我們禱告,
這份感情始於上帝的奇妙帶領,
除非是神的意思,
除非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不然這應該是一份對愛情的堅持和美好的見證。
神啊,求你幫助我們……




傷心者